病毒感染需根據具體病原體類型選擇抗病毒藥物,常見藥物包括奧司他韋、阿昔洛韋和利巴韋林。
病毒感染的治療需明確病原體種類,不同病毒對藥物敏感性差異顯著。奧司他韋適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通過抑制神經氨酸酶活性阻斷病毒釋放。阿昔洛韋針對皰疹病毒屬感染,通過干擾病毒DNA聚合酶抑制病毒復制。利巴韋林為廣譜抗病毒藥,對呼吸道合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有效,通過抑制病毒RNA合成發揮作用。
1、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早期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效果最佳。除奧司他韋外,扎那米韋和帕拉米韋也屬于此類藥物,需在癥狀出現48小時內使用?,敯吐迳稠f作為新型RNA聚合酶抑制劑,單次給藥即可縮短病程。流感患者需注意補充水分,體溫超過38.5℃時可配合物理降溫。
2、皰疹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首選阿昔洛韋及其前體藥物伐昔洛韋。泛昔洛韋對帶狀皰疹神經痛有緩解作用。皮膚皰疹發作期間應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眼部皰疹需聯合更昔洛韋眼用凝膠,防止角膜損傷。
3、呼吸道病毒感染:
利巴韋林氣霧劑可用于重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干擾素α對鼻病毒、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抑制作用。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用抗生素,但需避免預防性使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飲用1.5-2升溫水有助于稀釋呼吸道分泌物。
病毒感染期間應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肺負擔。飲食以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為主,適量攝入獼猴桃、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房間使用加濕器維持50%-60%濕度,定期開窗通風。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兒童、孕婦及老年人更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恢復期可進行散步、八段錦等溫和運動,逐步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