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出現瘙癢性小疙瘩多數由真菌感染或過敏反應引起。該區域潮濕悶熱的環境容易滋生微生物,同時皮膚摩擦和衣物刺激也可能誘發癥狀。
一、真菌感染:
紅色丘疹伴環形脫屑是股癬的典型表現,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患者常因共用浴具或接觸寵物感染,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病。保持局部干燥、使用抗真菌藥膏可緩解癥狀,需連續用藥2-4周防止復發。
二、接觸性皮炎:
化纖內褲或洗滌劑殘留可能刺激皮膚,出現邊界清晰的紅斑和密集丘疹。避免搔抓后可用冷敷緩解瘙癢,更換純棉透氣衣物,嚴重時需外用弱效糖皮質激素藥膏。
三、濕疹樣改變:
特應性體質者易在腹股溝出現對稱性丘疹,伴隨皮膚增厚和苔蘚化。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屏障,建議使用溫和沐浴露,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濕霜。
四、陰虱寄生:
夜間劇癢伴針尖大青灰色斑提示陰虱可能,蟲體常附著在陰毛根部。需剃除毛發并用滅虱藥劑處理,貼身衣物需沸水消毒,性伴侶應同時治療。
五、細菌性毛囊炎: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會導致毛囊性膿皰,多因剃毛或出汗過多引起。局部涂抹抗生素軟膏,避免穿緊身褲壓迫患處,反復發作者需排查血糖異常。
每日用溫水清洗后保持干燥,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內褲。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和熱水燙洗,瘙癢劇烈時可冷敷處理。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滲液、化膿時,需進行真菌鏡檢和細菌培養以明確診斷。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應積極控制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