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不是真菌感染。雞眼是由于皮膚長期受壓或摩擦導致的局部角質層增厚,屬于物理性損傷,與真菌無關。
雞眼通常出現在足部受力部位,如腳趾關節、足底前部等。長期穿不合腳的鞋子、行走姿勢異常、足部骨骼畸形等因素都可能誘發雞眼形成。典型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硬質角質栓,中心呈半透明狀,按壓時有明顯疼痛感。真菌感染則多表現為皮膚脫屑、瘙癢、水皰等癥狀,兩者在病因和表現上有本質區別。
預防雞眼需注意減少局部摩擦和壓力。選擇寬松舒適的鞋子,使用減壓鞋墊,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已形成的雞眼可通過溫水浸泡軟化角質后,用浮石輕輕磨除增厚皮膚。若疼痛嚴重或反復發作,建議就醫采用冷凍治療、激光治療或手術切除等專業處理方式。
日常護理應避免自行用尖銳工具修剪雞眼,以免造成感染。足部出現異常增生物時需先明確診斷,真菌感染需使用抗真菌藥物,而雞眼治療重點在于解除機械刺激。保持規律足部檢查,發現早期病變及時干預,有助于維持足部健康狀態。適度運動增強足部肌肉力量,改善步態也能有效預防雞眼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