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流鼻血可能由鼻腔干燥、外力損傷、過敏性鼻炎、高血壓、血液系統疾病等原因引起。
1、鼻腔干燥:空氣濕度低或頻繁挖鼻孔導致鼻黏膜水分流失,毛細血管脆性增加。保持室內濕度40%-60%,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濕潤鼻腔,避免用力擤鼻。
2、外力損傷:摳鼻、碰撞等機械刺激直接損傷鼻中隔前下區血管。糾正挖鼻習慣,兒童需修剪指甲。若出血可壓迫鼻翼5-10分鐘,頭部微向前傾。
3、過敏性鼻炎:組胺釋放引發黏膜充血水腫,可能伴有噴嚏、眼癢。減少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口服氯雷他定或鼻用糠酸莫米松控制炎癥反應。
4、高血壓:血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常見晨起出血伴頭暈頭痛。監測血壓變化,遵醫囑服用氨氯地平或纈沙坦,控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5g。
5、血液系統疾病: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功能障礙表現為反復出血、皮下瘀斑。可能與白血病、血友病有關,需完善血常規、凝血四項檢查。急性出血可采用凡士林紗條填塞止血。
日常可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草莓等水果,避免劇烈運動撞擊鼻部。出血時采取坐位前傾姿勢,捏住鼻翼壓迫止血10分鐘以上仍不止血需急診處理。長期反復出血建議進行鼻內鏡檢查排除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