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壞疽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項包括傷口護理、飲食調整、運動管理、血糖血壓控制和定期復查。
保持患處清潔干燥是預防感染的關鍵。每日用生理鹽水輕柔沖洗傷口,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劑。無菌敷料覆蓋傷口并定期更換,觀察是否有滲出或異味。禁止自行修剪壞死組織,防止損傷周圍健康皮膚。接觸傷口前后需徹底洗手,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高蛋白飲食如魚肉、雞胸肉可促進組織修復,每日攝入量不少于1.5g/kg體重。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獼猴桃、西蘭花,增強血管彈性。限制高糖高脂飲食,避免血糖波動影響血液循環。每日飲水1500-2000ml維持血液黏稠度正常。
臥床患者需每2小時翻身一次,預防壓瘡形成。可進行踝泵運動、膝關節屈伸等被動活動,每天3組每組15次。非負重狀態下進行上肢抗阻訓練,如彈力帶劃船動作。避免長時間下垂肢體,坐位時抬高患肢超過心臟水平。
糖尿病患者需監測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壓患者維持血壓低于140/90mmHg,避免血管痙攣。戒煙并遠離二手煙環境,尼古丁會加重血管收縮。冬季注意四肢保暖,防止低溫導致末梢循環障礙。
每周測量一次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記錄皮膚溫度變化。每月進行下肢血管彩超檢查,評估血流灌注狀態。發現傷口擴大、發黑或劇烈疼痛時立即就醫。建立醫療隨訪檔案,保存每次檢查的影像學資料。
干性壞疽患者需長期堅持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可改善微循環。飲食中增加深海魚類、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減少紅肉攝入。睡眠時使用特制減壓墊,避免局部受壓。心理疏導同樣重要,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標注基礎疾病和用藥信息。家屬應學習基本護理技能,協助完成日常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