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可通過疫苗接種、規范產檢、飲食衛生、避免高危接觸、及時治療基礎肝病等方式預防。主要風險包括母嬰垂直傳播、肝功能惡化及胎兒發育異常。
1、疫苗接種:
孕前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關鍵。乙肝疫苗需完成三針全程接種,建議在計劃懷孕前6個月完成。若孕婦未接種且乙肝表面抗原陰性,妊娠期間可接種重組酵母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也可在孕前接種,但活疫苗禁忌用于孕期。疫苗接種后需檢測抗體水平確認免疫效果。
2、規范產檢:
孕期需定期檢測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標志物。首次產檢應篩查乙肝五項、丙肝抗體,高危孕婦需增加甲肝、戊肝檢測。發現病毒攜帶時,孕28周起每4周復查肝功能,必要時進行病毒載量監測。規范產檢可早期識別活動性肝炎,降低母嬰傳播風險。
3、飲食衛生:
避免進食生冷海鮮、未煮熟肉類及不潔蔬果。戊肝主要通過糞口傳播,需嚴格處理食材,生熟食分開存放。外出就餐選擇衛生達標餐廳,不飲用未經消毒的乳制品。家庭中有肝炎患者時,應實行分餐制并消毒餐具。
4、避免高危接觸:
減少美容紋繡、針灸等有創操作,杜絕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個人物品。醫務人員、幼教工作者等職業暴露人群需加強防護。性傳播是乙肝、丙肝的重要途徑,配偶攜帶病毒時應使用避孕套并避免體液交換。
5、基礎肝病管理:
慢性乙肝孕婦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評估抗病毒指征,妊娠中晚期病毒載量高者可選用替諾福韋等妊娠B類藥物。脂肪肝患者需控制體重增長,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調整免疫抑制劑。所有肝病患者均應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
妊娠期需保持均衡營養,每日攝入優質蛋白80-100克,優先選擇魚蝦、瘦肉及豆制品。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有助于肝細胞修復。避免高脂飲食,控制每周體重增長在0.5公斤以內。適度進行孕婦瑜伽、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出現乏力、黃疸、食欲減退等癥狀時需立即就醫,分娩時應選擇具備肝炎母嬰阻斷技術的醫院。產后新生兒需在12小時內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實施聯合免疫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