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患梅毒可以繼續妊娠,但需立即接受規范治療和嚴密監測。梅毒螺旋體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及時干預能顯著降低母嬰傳播風險。
1、孕期梅毒對胎兒的影響:
未經治療的梅毒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或先天性梅毒。早期梅毒孕婦發生母嬰傳播的概率高達80%,隨著孕周增加,胎兒感染風險逐漸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兒可能出現骨骼畸形、肝脾腫大、神經性耳聾等終身后遺癥。
2、規范治療方案:
青霉素是唯一推薦用于妊娠期梅毒治療的藥物,對胎兒無致畸作用。早期梅毒需單次肌注芐星青霉素,晚期梅毒需連續三周治療。治療期間可能出現吉海反應,表現為發熱、宮縮等,需住院觀察。所有性伴侶應同步檢查治療。
3、孕期監測要點:
治療后每月需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定量檢測,抗體滴度應下降4倍以上。妊娠晚期需重復超聲檢查排除胎兒水腫、胎盤增厚等異常。分娩前應復查血清學指標,新生兒需檢測臍血梅毒抗體并定期隨訪。
確診梅毒的孕婦應增加優質蛋白和鐵元素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等,避免生冷食物。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如孕婦瑜伽、散步等有氧活動。嚴格遵醫囑用藥并完成所有隨訪,治療期間避免無保護性行為。心理支持尤為重要,可通過專業咨詢緩解焦慮情緒,家屬應給予充分關懷。產后需持續監測母親血清學變化,新生兒隨訪至少持續12個月,確保早期發現潛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