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可能由遺傳易感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環境刺激物觸發、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過保濕修復、抗炎治療、避免誘因、免疫調節、生物制劑等方式干預。
約70%患者存在FLG基因突變導致絲聚蛋白合成缺陷,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使外界過敏原更易滲透。此類人群需長期使用含神經酰胺的潤膚劑,避免羊毛脂等致敏成分。
角質層結構異常使經皮水分丟失增加,表現為皮膚干燥脫屑。每日涂抹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濕霜,沐浴水溫控制在37℃以下可減少皮脂流失。
Th2型免疫應答過度激活導致IL-4、IL-13等細胞因子分泌增多。中重度患者可選用度普利尤單抗等生物制劑,輕癥局部使用他克莫司軟膏調節免疫反應。
塵螨、花粉等過敏原接觸后引發IgE介導的速發型超敏反應。建議使用防螨寢具,室內濕度保持在50%左右,避免穿著化纖衣物摩擦皮膚。
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超抗原可加重炎癥反應。合并感染時短期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日常用含氯己定的沐浴露減少細菌負荷。
患者需建立每日皮膚護理流程,選擇無香料無酒精的醫學護膚品,棉質衣物需經柔順劑處理減少摩擦。適度游泳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體質,但需及時沖洗氯殘留。飲食避免已知過敏食物,可嘗試補充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瘙癢劇烈時采用冷敷替代抓撓,夜間佩戴棉質手套防止無意識搔抓。病程超過2個月或皮損滲出需皮膚科評估是否需光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