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排出大血塊可能與激素失衡、子宮收縮異常、子宮內膜增厚、子宮肌瘤、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
孕激素水平不足可能導致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形成大塊組織排出。建議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鱷梨。嚴重者可短期服用黃體酮調節周期。
子宮收縮力減弱會使經血滯留形成血塊。熱敷下腹部可促進收縮,飲用姜茶、桂圓紅棗茶有助于溫經散寒。伴隨痛經時可使用布洛芬緩解癥狀。
長期雌激素刺激可導致內膜過度增生,脫落時易成大塊。可能與多囊卵巢綜合征有關,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醫生可能建議服用避孕藥或進行診斷性刮宮。
黏膜下肌瘤可能增大子宮內膜面積,導致經量增多伴血塊。超聲檢查可確診,直徑超過5cm的肌瘤需考慮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動脈栓塞術。
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會延長出血時間,血液積聚成塊。需排查血液疾病,維生素K缺乏者可增加菠菜、羽衣甘藍等深綠色蔬菜攝入。
月經期建議避免劇烈運動,選擇瑜伽、散步等溫和活動;飲食多攝入動物肝臟、紅肉等富鐵食物;保持外陰清潔,每2-3小時更換衛生巾。若血塊直徑持續超過3cm或伴隨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需及時婦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記錄月經周期變化有助于醫生判斷病因,必要時需進行激素六項、盆腔超聲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