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腫痛可能由牙菌斑堆積、食物嵌塞、激素變化、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輕度癥狀可通過口腔清潔、冷敷緩解、飲食調整等方式改善,嚴重者需就醫治療。
1、口腔清潔:
牙菌斑刺激是牙齦腫痛的常見原因。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配合牙線清除牙縫殘留物,選用含氟牙膏抑制細菌繁殖。飯后漱口可減少食物殘渣滯留,降低牙齦炎癥風險。
2、冷敷緩解:
急性腫脹期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面部,每次10分鐘間隔2小時。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充血,緩解疼痛感。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導致凍傷,冷敷后需保持口腔溫暖。
3、飲食調整:
避免辛辣、過燙或堅硬食物刺激患處。增加維生素C攝入,食用獼猴桃、西蘭花等促進牙齦修復。適量飲用綠茶,其含有的兒茶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4、牙周炎因素:
牙齦腫痛可能與牙結石壓迫、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刷牙出血、持續性鈍痛等癥狀。需進行齦上潔治清除結石,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
5、根尖周炎因素:
齲齒惡化可能引發根尖膿腫,常伴隨咬合痛、牙齦膿包等癥狀。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壞死牙髓,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口服甲硝唑聯合阿莫西林抗感染。
保持均衡飲食攝入鈣質與維生素D,適度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選擇軟毛牙刷避免機械損傷,每半年進行專業潔牙。若腫痛持續3天以上伴發熱,或出現牙齒松動、面部腫脹等情況,需立即就診口腔科排除頜骨感染等嚴重病變。日常可練習叩齒動作增強牙周組織抵抗力,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