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萎縮可能由外傷、感染、先天發育異常、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原因引起,表現為眼球體積縮小、眼壓降低、視力喪失等癥狀。
1、體積縮小:
眼球萎縮最直觀表現為眼球體積較健側明顯縮小,角膜直徑可能從正常11-12mm縮小至8mm以下,鞏膜變薄呈青灰色,觸診時眼球硬度降低。先天性小眼球患者可能伴隨眼瞼閉合不全。
2、結構變形:
萎縮眼球常出現前房變淺、虹膜萎縮、晶狀體混濁等結構改變。B超檢查顯示玻璃體腔容積減少,可能出現視網膜脫離或脈絡膜鈣化灶。長期萎縮可能導致眼眶脂肪墊吸收。
3、功能喪失:
患者通常存在光感消失或僅存微弱光感,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眼壓測量常低于6mmHg,ERG檢查顯示視網膜電活動顯著減弱或消失。部分患者出現眼球運動障礙。
4、并發癥表現:
萎縮眼球可能引發交感性眼炎、繼發性青光眼或眼眶發育畸形。兒童患者可能出現患側面部發育遲緩。長期病例可見角膜帶狀變性或眼球癆導致的結膜囊狹窄。
5、影像學特征:
CT檢查顯示眼球壁增厚伴容積縮小,MRI可見玻璃體信號異常。嚴重者出現視神經萎縮,眼眶MRI顯示眼外肌體積減小。超聲生物顯微鏡可觀察到睫狀體萎縮。
眼球萎縮患者需定期眼科檢查監測健側眼功能,佩戴義眼片者應注意結膜囊清潔。飲食建議增加維生素A、C及鋅元素攝入,避免劇烈運動防止義眼脫位。出現眼紅、疼痛等異常癥狀需及時就醫排除交感性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