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用力時疼痛可能由腕管綜合征、腱鞘炎、韌帶拉傷、關節炎、腕關節不穩等原因引起。
1、腕管綜合征:長期重復手腕動作或妊娠期水腫可能壓迫正中神經,表現為拇指至無名指麻木及夜間疼痛加劇。建議使用腕部支具制動,避免反復抓握動作,可嘗試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2、腱鞘炎:頻繁使用手機或電腦導致肌腱與腱鞘過度摩擦,常見橈骨莖突處壓痛。推薦采用握力球訓練增強前臂肌肉,工作間歇做手腕背伸牽拉運動,每天冰敷15分鐘緩解炎癥。
3、韌帶損傷:提重物時突然扭傷可能造成三角纖維軟骨復合體損傷,伴隨關節彈響和旋轉受限。急性期需PRICE原則處理,恢復期進行腕關節穩定性訓練如橡皮帶抗阻練習。
4、骨關節炎:中老年人群腕關節軟骨退化引發晨僵和骨摩擦感。低沖擊運動如游泳可保持關節活動度,攝入富含Omega-3的深海魚油有助于減緩軟骨退化。
5、腕骨排列異常:先天性韌帶松弛或舊傷未愈導致月骨脫位,易在撐地動作時誘發疼痛。需通過專業手法復位配合肌效貼固定,嚴重者需進行韌帶重建手術。
日常應避免單手提5公斤以上重物,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鍵盤和鼠標墊。建議每周進行3次前臂肌群強化訓練,如啞鈴腕屈伸和反向卷握,單次訓練不超過20分鐘。烹飪時改用重量較輕的鈦合金廚具,睡眠時保持手腕中立位。若疼痛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明顯腫脹變形,需進行MRI檢查排除舟骨骨折等器質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