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義齒與種植牙的選擇需根據患者口腔條件、經濟預算及功能需求綜合評估。活動義齒適用于多牙缺失、牙槽骨萎縮或預算有限者;種植牙適合單牙/多牙缺失、骨量充足且追求長期穩定性者。兩者在舒適度、咀嚼效率、維護成本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1、適應癥差異:活動義齒適合全口或半口牙列缺失,尤其牙槽骨嚴重吸收者。通過金屬卡環或吸附力固定,可自行摘戴清潔。種植牙要求局部骨量充足,通過外科手術植入人工牙根,單顆、多顆或全口均可適用,但嚴重骨質疏松或糖尿病患者需謹慎。
2、功能恢復:種植牙咀嚼效率可達天然牙90%以上,避免傳統義齒的滑動移位問題。活動義齒僅恢復30%-50%咀嚼力,佩戴初期可能出現發音障礙,需1-3個月適應期。骨結合良好的種植體可延緩牙槽嵴吸收。
3、使用年限:活動義齒平均使用壽命5-8年,隨牙槽骨萎縮需定期調整基托或重制。種植牙10年留存率超過95%,維護得當可終身使用。兩者均需避免咀嚼過硬食物,但種植牙對日常飲食限制更少。
4、治療周期:活動義齒2-4周即可完成取模、試戴到最終佩戴。種植牙需3-6個月,包括拔牙窩愈合、植體骨結合及修復體安裝。即刻種植可縮短周期,但需嚴格篩選適應癥。
5、費用對比:單頜活動義齒價格約2000-8000元,全口種植牙費用8-20萬元。醫保通常覆蓋部分義齒費用,種植牙多屬自費項目。高齡患者需權衡手術耐受性與經濟投入比。
日常護理方面,活動義齒需每日摘戴清洗,使用義齒清潔片浸泡,夜間浸泡于清水避免變形。種植牙需采用沖牙器、牙縫刷清潔種植體周圍,每半年接受專業潔治。均衡攝入鈣磷維生素D,避免吸煙及過量咖啡因攝入,適度咀嚼鍛煉可延緩牙槽骨吸收。出現種植體周圍炎或義齒壓痛需及時復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