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需避免高脂飲食、酒精飲品、霉變食物、高鹽加工食品及生冷海鮮。合理膳食結構有助于減輕肝臟代謝負擔,延緩病情進展。
1、高脂食品: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等富含飽和脂肪酸,可能誘發(fā)脂肪肝并加重肝臟炎癥。建議選擇橄欖油、深海魚類等優(yōu)質脂肪來源,每日烹調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
2、酒精制品:啤酒、白酒等含乙醇飲品會直接損傷肝細胞,加速肝纖維化進程。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可抑制肝細胞再生功能,戒酒是乙肝管理的基礎要求。
3、霉變食物:發(fā)霉花生、玉米等可能含有黃曲霉毒素,這種強致癌物與肝癌發(fā)生密切相關。食物儲存需保持干燥通風,發(fā)現霉斑立即丟棄不可削除食用。
4、腌制食品:臘肉、咸菜等含亞硝酸鹽類物質,需要肝臟進行解毒代謝。長期攝入可能增加肝硬化風險,建議選擇新鮮食材并控制每日鹽分攝入低于5克。
5、生冷海鮮:刺身、醉蝦等未徹底加熱的水產品可能攜帶甲肝病毒或寄生蟲。乙肝患者合并感染會加重肝功能損害,食用海鮮需經100℃高溫烹煮15分鐘以上。
乙肝患者日常需保證每日攝入300-500克新鮮蔬菜,200-350克水果補充維生素。適量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有氧活動有助于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指標,出現食欲減退或皮膚黃染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