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可通過刺激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免疫功能、緩解疼痛、改善亞健康狀態等方式治療疾病。刮痧常用于感冒、肌肉勞損、頸椎病、頭痛、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病癥的輔助治療。
刮痧通過刺激背部膀胱經及大椎穴等部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代謝廢物排出。風寒型感冒患者刮痧后可能出現紫紅色痧痕,有助于發散表邪。操作時沿脊柱兩側從上向下輕刮,避免過度用力導致皮膚破損。
針對腰肌勞損或運動后肌肉酸痛,刮痧可松解局部肌筋膜粘連。采用銅制刮板沿肌纖維走向45度角刮拭,配合紅花油可增強活血化瘀效果。急性損傷24小時內禁用,避免加重局部充血。
頸肩部刮痧能緩解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僵硬癥狀。重點刮拭風池穴至肩井穴區域,促進椎動脈供血。可能與長期低頭姿勢、頸椎退變有關,常伴隨頭暈、手麻癥狀。每周2-3次為宜,配合頸椎牽引效果更佳。
偏頭痛患者可刮拭太陽穴、百會穴等頭部穴位。肝陽上亢型頭痛多與情緒波動相關,刮痧后飲用菊花茶有助于平肝潛陽。血管性頭痛發作期應避開顳淺動脈區域,防止血管痙攣加重。
長期亞健康狀態刮拭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能調節自主神經功能??赡芘c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有關,表現為持續倦怠、注意力渙散。配合八段錦鍛煉可增強機體代償能力。
刮痧后需注意保暖避風,6小時內避免接觸冷水。體質虛弱者宜采用輕手法,糖尿病患者慎用。建議搭配百合粥、山藥等健脾食物,配合太極拳等舒緩運動促進氣血運行。出現皮膚過敏或持續不適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