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升高可選用二甲雙胍、格列美脲或西格列汀等藥物,具體用藥需根據患者胰島功能、并發癥及個體差異綜合評估。
1、二甲雙胍:
作為一線降糖藥物,二甲雙胍通過抑制肝糖原輸出、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發揮作用。適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長期使用需監測維生素B12水平。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調整劑量。
2、格列美脲:
磺脲類促泌劑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適用于尚存部分胰島功能的患者。需注意可能引發低血糖風險,老年患者應從小劑量起始。服藥期間需規律進食,避免與酒精同服。
3、西格列汀:
DPP-4抑制劑通過延緩腸促胰素降解調節血糖,降糖效果溫和且低血糖風險較小。適合老年患者及腎功能輕度受損者,可與二甲雙胍聯用。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鼻咽炎、頭痛等上呼吸道癥狀。
4、胰島素治療:
對于胰島功能嚴重衰竭或空腹血糖持續高于13.9mmol/L的患者,基礎胰島素如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可作為選擇。需根據血糖監測結果調整劑量,注意注射部位輪換及低血糖防范。
5、聯合用藥:
當單藥控制不佳時,可考慮二甲雙胍聯合SGLT2抑制劑如達格列凈或GLP-1受體激動劑如利拉魯肽。聯合方案需評估患者心腎功能、體重及經濟狀況,避免同類機制藥物疊加使用。
除藥物治療外,建議每日監測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規律作息與適量運動。飲食上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控制每日總熱量攝入,優先選用全谷物、優質蛋白及膳食纖維。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運動前后需監測血糖避免波動。定期復查糖化血紅蛋白、肝腎功能等指標,出現持續高血糖或低血糖癥狀應及時就醫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