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可通過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益生菌、諾氟沙星、洛哌丁胺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飲食不當、腸道感染、食物過敏、腸易激綜合征、抗生素使用等原因引起。
蒙脫石散通過吸附腸道內病原體及毒素發揮作用,適用于病毒性或細菌性腹瀉。該藥物不進入血液循環,安全性較高,兒童孕婦均可使用。服藥期間需注意與其他藥物間隔兩小時服用。
口服補液鹽能補充腹瀉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預防脫水并發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低滲配方含氯化鈉、枸櫞酸鈉等成分,應按說明書比例配制。嚴重脫水者需靜脈補液治療。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等益生菌可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尤其適用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需冷藏保存的活菌制劑建議用溫水送服,避免與抗菌藥物同服。療程一般持續1-2周。
諾氟沙星等喹諾酮類藥物適用于細菌性腸炎,可抑制志賀菌、沙門菌等致病菌。用藥前建議進行糞便培養,避免濫用抗生素。妊娠期及18歲以下患者禁用此類藥物。
洛哌丁胺通過抑制腸道平滑肌收縮延長腸內容物滯留時間,適用于非感染性腹瀉。發熱或血便患者禁用,避免病原體滯留體內。每日用量不超過8mg,癥狀控制后及時停藥。
腹瀉期間建議選擇低渣飲食如米粥、面條,避免乳制品和高纖維食物。可適量補充蘋果泥、香蕉等含鉀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每次排便后清潔肛周。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發熱、血便時需及時就醫,兒童及老年人出現精神萎靡、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應立即急診處理。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促進腸道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