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瘙癢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誘發瘙癢的某些基礎疾病可能通過接觸傳播。肛門瘙癢可能由局部刺激、真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皮膚疾病、肛周衛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局部刺激:糞便殘留或過度擦拭可導致肛周皮膚屏障受損,產生刺激性接觸性皮炎。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濕巾,排便后清水沖洗并拍干,穿著透氣的純棉內褲可緩解癥狀。
2、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見于糖尿病患者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現為紅斑伴衛星狀皮疹。該病可通過共用毛巾傳播,需規范使用酮康唑、克霉唑等抗真菌藥膏治療。
3、寄生蟲感染:蟯蟲感染多見于兒童,夜間成蟲在肛周產卵引發劇癢。蟲卵可通過接觸污染物傳播,需全家同步服用阿苯達唑,并用沸水燙洗床單衣物。
4、皮膚疾病:銀屑病或濕疹可能累及肛周,表現為邊界清晰的鱗屑性斑塊。這類疾病雖不傳染,但需持續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等免疫調節劑控制癥狀。
5、肛周衛生不良:汗液積聚或殘留清潔劑可能破壞皮膚酸堿平衡。建議每日用溫水清洗一次,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可涂抹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屏障。
保持肛周清潔干燥是預防瘙癢的基礎措施。飲食上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選擇寬松衣物避免摩擦,劇烈瘙癢持續不緩解需排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系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