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高脂油膩、酸性食物、粗纖維及產氣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損傷或誘發不適。主要有辣椒、肥肉、柑橘、芹菜、豆類等。
1、辛辣刺激: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調料含辣椒素,直接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酸分泌增加,可能引發或加重胃炎、胃潰瘍患者的疼痛和灼燒感。腌制食品如泡菜也因高鹽和亞硝酸鹽成分被列為禁忌。
2、高脂油膩:
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需長時間消化,延緩胃排空,增加胃部負擔。高脂飲食可能松弛食管下括約肌,引發反酸。反復使用的煎炸油含致癌物,對萎縮性胃炎患者風險更高。
3、酸性食物:
檸檬、山楂、醋等酸性食物或飲品會降低胃內pH值,刺激潰瘍面。部分胃酸過多患者食用后可能出現反酸、噯氣。空腹飲用酸性果汁可能誘發痙攣性疼痛。
4、粗纖維:
竹筍、芹菜、糙米等粗纖維食物需充分咀嚼,機械摩擦可能損傷充血胃黏膜。胃動力不足者易產生腹脹。急性期可選擇嫩葉菜或瓜類替代。
5、產氣食物:
豆類、紅薯、碳酸飲料在消化過程中產生氣體,加重胃脹和噯氣。胃下垂患者尤其需限制洋蔥、蒜薹等易發酵食材,必要時采用發酵后食用方式。
胃病患者建議選擇蒸煮燉等低溫烹飪方式,主食以發面饅頭、軟米飯為主,蛋白質優先選用魚肉、蛋清等易吸收來源。規律進食避免過飽,餐后30分鐘保持直立位。合并貧血者可適量攝入肝泥、菠菜等富鐵食物,但需與抑酸藥物錯開服用時間。癥狀持續或加重時需完善胃鏡及幽門螺桿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