鋇灌腸后判斷鋇劑是否排出可通過觀察排便情況實現。鋇劑通常會在24至48小時內隨糞便排出體外,排便時可見白色或灰白色糞便,此為鋇劑殘留的正常現象。
一、觀察排便顏色與性狀:
鋇劑未完全排出時,糞便呈現明顯的白色或淺灰色,質地可能較干燥。隨著鋇劑逐漸排凈,糞便顏色會恢復至正常黃褐色。若持續超過72小時仍排出白色糞便,或伴有腹脹、排便困難,需警惕鋇劑滯留可能。
二、關注身體反應:
鋇劑完全排出后,腹部脹滿感會明顯減輕。若出現持續腹痛、惡心嘔吐或肛門停止排氣排便,可能提示鋇劑未順利排出或引發腸梗阻,需及時就醫排查。部分敏感人群可能出現短暫腹瀉,通常與鋇劑刺激腸道有關。
鋇灌腸后應增加飲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促進鋇劑排泄,可選擇溫開水、淡蜂蜜水等溫和飲品。飲食上優先選擇高纖維食物如燕麥、南瓜、香蕉,避免辛辣刺激及易產氣食物。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若48小時后仍未觀察到鋇劑排出跡象,或出現發熱、劇烈腹痛等異常癥狀,需立即返院復查腹部平片確認鋇劑位置。檢查后一周內避免進行其他放射性檢查,防止影像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