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纖維扎進皮膚可能由職業暴露、家居裝修、意外接觸等因素引起,需及時清除纖維并就醫檢查。
長期從事建筑、造船、采礦等行業可能接觸石棉制品,細小纖維易刺入皮膚。職業暴露者需穿戴防護服,工作后徹底清潔皮膚。石棉纖維殘留可能引發局部炎癥反應,表現為紅腫、瘙癢或硬結。
老舊房屋拆除或翻新時,破損的石棉隔熱材料釋放纖維。接觸被污染的墻面或地板可能導致纖維扎入,建議施工時佩戴N95口罩與橡膠手套。纖維刺入后不可揉搓皮膚,避免斷裂后更難清理。
兒童玩耍時接觸含石棉的土壤或玩具可能被扎傷。發現皮膚嵌入纖維后,應立即用膠帶粘取表面殘留物,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肉眼不可見的纖維需通過皮膚鏡輔助清除。
殘留纖維可能與免疫反應異常、局部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持續性皮炎、皮下結節等癥狀。長期未清除可能誘發石棉疣,需通過皮膚活檢確認是否發生組織纖維化。
皮膚穿透并非石棉主要致癌途徑,但反復暴露可能增加間皮瘤風險。職業病史者出現皮膚潰瘍久治不愈時,需排查鱗狀細胞癌可能。低劑量接觸者也應定期進行胸部CT篩查。
日常需避免接觸含石棉的管道保溫層、防火毯等材料,接觸后建議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十字花科蔬菜促進排毒,每周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增強代謝能力。皮膚出現異常硬結或色素沉著時應盡早就醫,通過專業器械清除深層纖維可降低并發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