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壓會升高。該疾病因房角逐漸關閉導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壓呈持續性或波動性增高,需通過眼壓監測明確診斷。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屬于原發性青光眼的一種,其眼壓升高具有隱匿性。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度眼脹、視物模糊,隨病情進展可出現虹視、頭痛等癥狀。房角鏡檢查可見周邊虹膜前粘連,超聲生物顯微鏡可顯示房角結構狹窄。眼壓測量是診斷核心依據,正常眼壓范圍為10-21mmHg,患者眼壓常超過此范圍。
眼壓升高的病理機制:
房水循環障礙是眼壓升高的直接原因。瞳孔阻滯導致虹膜根部前膨,使房角逐漸變窄甚至關閉;周邊虹膜前粘連進一步阻礙房水經小梁網排出。長期高眼壓可壓迫視神經,造成特征性的視盤凹陷擴大和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最終導致不可逆視野缺損。
眼壓控制措施:
藥物治療首選前列腺素類衍生物如拉坦前列素,可增加葡萄膜鞏膜途徑房水外流;β受體阻滯劑如噻嗎洛爾能減少房水生成。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可緩解瞳孔阻滯,房角粘連嚴重者需行小梁切除術或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術后需定期復查眼壓、視野及視神經形態。
患者應避免長時間暗環境活動以防瞳孔散大,控制每日飲水量在2000ml內并分次飲用。富含維生素B1的糙米、燕麥及含花青素的藍莓有助于視神經保護,太極拳等溫和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保持情緒平穩,每3個月復查眼壓及視野,出現眼痛、視力驟降需立即就診。家屬應學會指測眼壓方法,協助監測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