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腹瀉后可通過口服補液鹽、清淡流質飲食、低纖維半流質飲食、低脂易消化食物、益生菌補充等方式恢復。癥狀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食物中毒、腸道菌群紊亂、消化功能受損等原因引起。
1、補液防脫水:優先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口服補液鹽能糾正脫水狀態。自制補液可選用淡糖鹽水或米湯,少量多次飲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刺激胃腸。
2、流質飲食過渡:癥狀緩解初期選擇米湯、藕粉、過濾菜湯等流質食物。蘋果煮水含果膠可吸附毒素,南瓜粥富含β-胡蘿卜素幫助修復腸黏膜。
3、半流質飲食:適應后轉為大米粥、小米粥、軟爛面條等低纖維半流質。山藥粥含黏蛋白保護胃黏膜,蒸蘋果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
4、低脂易消化:恢復期選用蒸蛋羹、嫩豆腐、去皮雞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香蕉補充鉀離子,烤饅頭片中和胃酸,避免油炸食品加重負擔。
5、菌群調節:癥狀完全緩解后補充雙歧桿菌、乳酸菌等益生菌。低脂無糖酸奶含活性菌株,發酵食品如味噌湯幫助重建腸道微生態平衡。
恢復期間需持續觀察排尿量及精神狀態,出現持續高熱、血便或意識模糊需立即就醫。飲食調整遵循從稀到稠、從少到多原則,癥狀完全消失3天后逐步恢復正常飲食。避免過早攝入牛奶、豆漿等產氣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物。適當散步促進腸蠕動,保證充足睡眠加速黏膜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