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通常無法自愈。息肉是腸黏膜異常增生形成的贅生物,絕大多數需要通過醫療干預才能消除,放任不管可能增大癌變風險。
一、結腸息肉的病理特征:
結腸息肉根據病理類型可分為腺瘤性、炎性和增生性三類。腺瘤性息肉占70%以上,具有明確癌變潛能,直徑超過1厘米的腺瘤5年內癌變率達25%。炎性息肉多與腸道慢性炎癥相關,增生性息肉癌變風險較低但不會自行消退。所有類型息肉的生長均與基因突變、慢性刺激等因素相關,不存在逆轉機制。
二、臨床處理方案:
直徑小于5毫米的息肉可通過腸鏡直接鉗除,較大息肉需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或分片切除術EPMR。對于廣基息肉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可能需追加氬離子凝固術APC處理殘余病灶。術后需根據病理結果制定隨訪計劃,低風險腺瘤建議3年復查,高風險病例需1年內復查。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每日攝入30克以上膳食纖維可降低復發風險。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術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及刺激性飲食,出現便血、腹痛需立即復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評估出血風險,特定人群可考慮化學預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