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可通過脫敏針、抗組胺藥物、鼻用激素、鼻腔沖洗、免疫調節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塵螨過敏、花粉過敏、動物皮屑過敏、霉菌過敏、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脫敏針:脫敏治療是過敏性鼻炎的特異性免疫療法,通過逐步增加過敏原提取物劑量,使機體產生免疫耐受。該療法適用于塵螨、花粉等明確單一過敏原的患者,療程通常持續3-5年。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過敏反應,嚴重哮喘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2、抗組胺藥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組胺藥能有效緩解鼻癢、噴嚏癥狀。這類藥物通過阻斷組胺H1受體發揮作用,嗜睡副作用較一代藥物顯著降低。建議在癥狀發作期規律用藥,而非按需服用。
3、鼻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鼻噴激素可減輕鼻腔黏膜炎癥反應。需連續使用2-4周達到最佳效果,正確噴藥姿勢為交叉法右手噴左鼻,左手噴右鼻。長期使用需注意監測鼻黏膜狀態,兒童患者應選擇生物利用度低的劑型。
4、鼻腔沖洗:生理鹽水鼻腔沖洗能機械清除過敏原和炎性介質。推薦使用專用洗鼻器配合40℃溫鹽水,沖洗時保持張口呼吸避免嗆咳。急性發作期可每日沖洗2-3次,配合鼻噴藥物使用需間隔30分鐘以上。
5、免疫調節:維生素D補充、益生菌攝入等可能改善Th1/Th2免疫平衡。研究顯示血清維生素D水平與過敏癥狀嚴重程度呈負相關,建議維持50-70nmol/L濃度。特定菌株如鼠李糖乳桿菌GG株可調節腸道菌群,間接影響呼吸道免疫應答。
過敏性鼻炎患者應注重臥室環境控制,每周用60℃熱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寢具。飲食上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攝入,限制高組胺食物如發酵食品。鼻腔按摩迎香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堅持有氧運動如游泳能增強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哮喘樣表現時需及時轉診變態反應科,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有助于制定個體化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