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足外翻多數情況下可以自行恢復。足外翻在嬰幼兒期較為常見,通常與韌帶松弛、肌力不平衡有關,隨著生長發育會逐漸改善。
1、生理性足外翻:
3歲前出現的輕度足外翻多屬生理現象。由于足弓尚未完全形成,足部骨骼和肌肉仍在發育中,此類情況無需特殊治療。建議選擇寬松軟底鞋,避免過早穿硬質鞋。日常可通過赤足行走、抓毛巾練習等增強足底肌肉力量,多數兒童在6-8歲前可自然矯正。
2、病理性足外翻:
若伴隨扁平足、跟腱攣縮或神經肌肉疾病,則需醫學干預。病理性足外翻可能與先天性脛骨內翻、腦癱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行走易疲勞、鞋底內側磨損嚴重等癥狀。需通過定制矯形鞋墊、物理治療改善,嚴重者需進行跟腱延長術或截骨矯形手術。
日常應避免跪坐姿勢,鼓勵進行足尖站立、平衡球訓練等運動。定期測量足弓發育情況,若8歲后仍有明顯外翻或出現疼痛,需及時就醫評估。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控制體重減輕足部負荷,選擇鞋幫有一定支撐力的運動鞋輔助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