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尿路感染需根據病原體類型和患者個體情況選擇抗菌藥物,常用藥物包括喹諾酮類、頭孢類和磷霉素等。
1、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喹諾酮類藥物對多數尿路感染致病菌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尤其適用于復雜性尿路感染。這類藥物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發揮作用,需注意避免與含鋁鎂制劑同服。妊娠期婦女及18歲以下青少年禁用。
2、頭孢類抗菌藥物:
頭孢克肟、頭孢地尼等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桿菌效果顯著,適用于單純性膀胱炎。其作用機制為破壞細菌細胞壁合成,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腹瀉等胃腸道反應。
3、磷霉素氨丁三醇:
磷霉素作為單劑量療法常用藥,對大腸埃希菌等常見尿路病原體有效。該藥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早期合成起作用,特別適合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治療。需空腹服用以保證吸收效果。
尿路感染患者應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促進細菌排出。建議選擇蔓越莓汁等酸性飲品輔助抑制細菌黏附,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尿道。穿著棉質透氣內褲并注意會陰部清潔,性行為后及時排尿。反復發作患者可進行尿培養檢查明確病原體,必要時配合中藥調理體質。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