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的判斷需要結合癥狀、體征和影像學檢查綜合評估。常見癥狀包括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尤其是在下蹲、轉身或上下樓梯時癥狀加重。體征方面,醫生通過體格檢查如麥氏試驗、研磨試驗等初步判斷。影像學檢查中,核磁共振成像MRI是診斷半月板損傷的金標準,能夠清晰顯示半月板的形態和損傷程度。
1. 癥狀判斷:
半月板損傷的典型癥狀包括膝關節內側或外側疼痛,尤其是在活動時加劇。患者可能會感到關節卡頓、彈響或“打軟腿”現象。急性損傷時,關節內出血可能導致明顯的腫脹和活動受限。慢性損傷則可能表現為間歇性疼痛和關節不穩。
2. 體征檢查:
醫生通過特定的體格檢查輔助診斷。麥氏試驗通過旋轉膝關節并施加壓力,若出現疼痛或彈響,提示半月板損傷。研磨試驗則通過擠壓膝關節并旋轉小腿,若誘發疼痛,也提示半月板可能受損。關節間隙壓痛和關節活動度受限也是重要體征。
3. 影像學檢查: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診斷半月板損傷最準確的方法,能夠清晰顯示半月板的撕裂、退變等病變。X線檢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折或關節退行性病變,但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價值有限。關節鏡檢查則是一種有創檢查,通常在手術前用于明確診斷。
在日常生活中,若懷疑半月板損傷,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評估。早期診斷和干預有助于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平時應注意避免過度使用膝關節,尤其是劇烈運動或負重活動。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鍛煉,如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的力量訓練,有助于增強關節穩定性。保持健康的體重和均衡的飲食,也有助于減輕膝關節負擔,預防半月板損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