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正常顏色為淡黃色至黃白色,表面有細密縱皺紋,斷面呈角質樣半透明。
1、外觀特征:
新鮮麥冬塊根呈紡錘形或長圓形,長度約1-3厘米,直徑4-6毫米。干燥后表皮皺縮形成縱向溝紋,顏色從乳白到淺黃不等,質地堅硬但易折斷。優質麥冬橫切面應呈現均勻的蠟質光澤,無霉斑或黑點。
2、顏色變化:
加工過程中顏色會逐漸加深,硫熏過度的麥冬呈現不自然的雪白色,久置受潮可能發黃變褐。正常晾曬的麥冬允許存在少量顏色不均勻,但整體應保持黃白基調,若出現大面積灰綠色或暗紅色則可能已變質。
3、斷面鑒別:
對折時應有明顯韌性,折斷后斷面應呈角質狀半透明,中心木質部為淡黃色。若斷面出現灰黑色霉變、暗褐色壞死或完全粉質化,均屬異常現象。新鮮斷面暴露空氣后會緩慢氧化變深,但不應立即發黑。
4、氣味辨別:
正品麥冬帶有特有的甘甜氣味,硫磺熏制過度的會有刺鼻酸味,霉變產品則散發腐臭味。咀嚼時微甜后苦,唾液會染成淺黃色,這是麥冬皂苷溶解的正常現象。
5、存儲影響:
光照和濕度會加速顏色劣變,密封保存三年內的麥冬應保持原有色澤。真空包裝的優質麥冬顏色最穩定,普通麻袋存儲易受潮產生黃斑。溫度超過30℃可能導致油脂滲出使表面泛油光。
日常選用麥冬可搭配百合、玉竹等食材煲湯,避免與辛辣食物同儲。陰涼干燥環境下,定期翻曬可維持藥材本色,出現明顯變色時應停止使用。適量運動后飲用麥冬泡水有助于生津潤肺,但需注意藥材保存不當產生的色變可能伴隨有效成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