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睪炎需注意避免久坐壓迫、控制感染源、調節生活方式、規范用藥及定期復查。日常護理可緩解癥狀,合并細菌感染時需抗生素治療。
1、減少局部壓迫:
避免長時間騎車或久坐,選擇透氣的棉質內褲。陰囊局部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每日15-20分鐘水溫40℃左右的溫水坐浴能緩解墜脹感。辦公期間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減輕會陰部壓力。
2、控制感染因素:
及時治療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炎,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避免憋尿、飲酒等誘發因素,合并細菌感染時可能出現發熱、膿性分泌物,需根據藥敏結果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或多西環素等抗生素。
3、調整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ml,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但避免劇烈運動加重陰囊擺動。
4、規范藥物治療:
疼痛明顯時可短期服用塞來昔布、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慢性期可配合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合并支原體感染需持續使用阿奇霉素2-4周。禁止自行濫用抗生素。
5、定期醫學評估:
每3-6個月復查陰囊超聲,監測附睪結節變化。若出現硬結增大、持續疼痛超過3個月需排除腫瘤可能。反復發作患者建議檢查泌尿系統CT或精囊鏡。
日常飲食增加西紅柿、深海魚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避免飲用濃茶咖啡。可進行提肛鍛煉增強盆底肌功能,睡眠時用毛巾墊高陰囊減輕墜脹。急性發作期間暫停性生活,癥狀緩解后仍需使用避孕套防止交叉感染。持續疼痛超過1個月或伴隨血精、排尿困難時需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