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瀉急性胃腸炎常用治療藥物包括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散Ⅲ和洛哌丁胺。藥物選擇需根據脫水程度、感染類型及癥狀嚴重程度綜合評估,嚴重嘔吐或血便需立即就醫。
1、止瀉藥物:
蒙脫石散通過吸附病原體及毒素發揮作用,適用于病毒性或細菌性腹瀉。洛哌丁胺可抑制腸道蠕動,但細菌感染時需慎用。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2、補液治療:
口服補液鹽散Ⅲ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方案,能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重度脫水需靜脈補液,兒童及老年人更需警惕脫水風險。補液時需少量多次,避免加重嘔吐。
3、抗感染治療:
細菌性胃腸炎可選用諾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但需經糞便培養確認病原體。病毒性感染無需抗菌藥物。艱難梭菌感染需使用萬古霉素或非達霉素等特殊抗生素。
4、輔助用藥:
鹽酸小檗堿黃連素對部分腸道感染有效。消旋卡多曲能減少腸道分泌,與蒙脫石散聯用效果更佳。嘔吐劇烈時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但需排除腸梗阻等禁忌癥。
5、對癥處理:
發熱超過38.5℃可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胃腸道痙攣疼痛可選用山莨菪堿。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凝膠適用于伴隨胃部灼燒感的患者。用藥期間需監測電解質及腎功能。
治療期間建議采用BRAT飲食香蕉、米飯、蘋果泥、吐司,避免乳制品及高纖維食物。每日分6-8次少量飲用淡鹽水或米湯,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常規飲食。保持手部衛生,嘔吐物需消毒處理。若48小時內癥狀無改善、出現意識模糊或尿量減少,需急診排除霍亂、腸梗阻等急重癥。兒童及孕婦用藥需嚴格遵循醫囑,老年人需注意藥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