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腫與腎腫瘤可通過影像學特征、生長速度、癥狀表現、實驗室檢查及病理活檢等方式區分。兩者在病因、形態及惡性風險上存在本質差異。
1、影像特征:腎囊腫在B超或CT下呈圓形薄壁無回聲區,囊液均勻;腎腫瘤多為實性或不規則占位,增強掃描可見造影劑填充。多囊腎患者需注意家族遺傳史。
2、生長速度:單純性囊腫生長緩慢,年增大<1cm;腫瘤短期內體積明顯變化,3個月增長>20%需警惕。定期復查對比影像資料是關鍵。
3、伴隨癥狀:囊腫破裂可致突發腰痛,腫瘤可能引起血尿、消瘦等全身癥狀。惡性腫瘤常伴隨貧血、血鈣升高等副癌綜合征。
4、生化指標:囊腫患者尿常規通常正常,腎癌可能出現血尿、尿脫落細胞異常。腫瘤標志物如CA125、CEA在轉移性腎癌中可能升高。
5、病理確診:復雜囊腫需穿刺活檢,Bosniak分級Ⅲ級以上建議手術;腫瘤確診依賴術后病理,透明細胞癌占腎癌70%以上。
日常應保持低鹽飲食,每日飲水1500-2000ml避免尿液濃縮。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做泌尿系超聲篩查,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30歲。突發劇烈腰痛或肉眼血尿應立即急診,排除囊腫出血或腫瘤破裂。長期隨訪中如發現囊腫壁增厚、分隔增多等惡變征象,需及時進行增強CT或MRI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