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嬰阻斷可通過孕前評估、孕期抗病毒治療、新生兒聯合免疫、分娩方式選擇、哺乳指導等方式實現。乙肝病毒可能通過胎盤、產道或哺乳傳播,母嬰阻斷需多環節干預。
1、孕前評估:育齡女性孕前需檢測乙肝兩對半和HBV-DNA。HBsAg陽性者評估肝功能及病毒載量,高病毒載量孕婦孕晚期抗病毒治療可降低宮內感染風險。孕前接種乙肝疫苗是未感染者的最佳預防措施。
2、孕期管理:HBV-DNA≥2×10^5 IU/ml孕婦妊娠28周起需口服替諾福韋、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藥物。每月監測肝功能及病毒載量,避免擅自停藥。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無循證依據,不推薦常規使用。
3、新生兒免疫:新生兒出生12小時內需在不同部位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疫苗按0-1-6月方案完成三針接種,免疫球蛋白劑量需達100IU。聯合免疫可使阻斷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
4、分娩防護:剖宮產不能進一步降低傳播風險,建議根據產科指征選擇分娩方式。分娩時避免胎兒頭皮電極監測,減少產道損傷。羊水穿刺等侵入性操作需在病毒載量<10^6 IU/ml時進行。
5、哺乳指導:母親乳頭皸裂或嬰兒口腔潰瘍時暫停哺乳。服用替諾福韋者不影響哺乳安全性。定期檢測嬰兒乙肝表面抗體,抗體滴度<10mIU/ml需補種疫苗。避免咀嚼食物喂食嬰兒。
乙肝母嬰阻斷需貫穿孕前至產后全過程,建議高病毒載量孕婦選擇三級醫院分娩。新生兒完成全程免疫后7-12個月需復查乙肝五項,日常避免與感染者共用剃須刀等物品。哺乳期母親需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避免飲酒。嬰兒按計劃免疫程序接種疫苗是預防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