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術后存在復發可能,但概率較低。術后復發與患者年齡、手術方式、術后護理及基礎疾病控制等因素相關。
1、影響復發的主要因素:
年齡增長導致的盆底肌自然松弛是復發高危因素。合并慢性咳嗽、長期便秘等腹壓增高疾病會加速盆底支撐結構損傷。手術方式選擇上,傳統修補術復發率高于現代盆底重建術。術后未遵醫囑進行凱格爾運動或過早恢復重體力勞動,也會增加復發風險。
2、降低復發的干預措施:
術后需堅持3-6個月盆底肌鍛煉,每日分次進行收縮肛門運動。使用子宮托輔助支撐的患者需定期消毒更換。控制基礎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應規范止咳治療,糖尿病患者需穩定血糖。術后半年內避免提重物超過5公斤,建議使用助步器減少腹部用力。
術后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促進組織修復,每日補充30克乳清蛋白或2個雞蛋。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鮮棗等水果增強膠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誘發咳嗽。康復期可進行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禁止跳繩、仰臥起坐等增加腹壓的動作。術后每3個月復查盆底超聲,若出現下墜感或排尿異常需及時就診。保持理想體重,BMI超過24需通過飲食調節減重,肥胖會顯著增加盆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