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營養不良可通過血常規、微量元素檢測、甲狀腺功能檢查、指甲活檢、真菌培養等方式確診。該病通常由營養缺乏、內分泌紊亂、感染因素、遺傳代謝疾病、慢性系統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血常規:貧血或白細胞異常可能提示營養缺乏或慢性感染。缺鐵性貧血患者需增加紅肉、動物肝臟攝入,維生素B12缺乏者需補充蛋奶制品。長期素食人群建議定期監測血紅蛋白水平。
2、微量元素檢測:鋅、硒、鐵等元素缺乏直接影響角蛋白合成。貝殼類海鮮、堅果可補充鋅元素,巴西堅果富含硒,紅肉與維生素C同食促進鐵吸收。嚴重缺乏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鋅、亞硒酸鈉等制劑。
3、甲狀腺功能:TSH升高伴T4降低提示甲減可能。甲狀腺激素不足會導致代謝率下降,影響營養吸收效率。確診甲減患者需遵醫囑服用左甲狀腺素鈉,同時增加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攝入。
4、指甲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可鑒別銀屑病、扁平苔蘚等皮膚病。甲母質區域取樣能觀察到角化異常程度,銀屑病甲損常伴隨甲板點狀凹陷,扁平苔蘚可見甲縱嵴。皮膚科醫生會根據結果開具外用糖皮質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5、真菌培養:取甲屑進行KOH鏡檢和真菌培養,區分甲癬與營養性甲病。陽性結果需聯合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配合環吡酮胺搽劑外用。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真菌感染,需同時控制血糖水平。
日常需保持指甲適度修剪避免外傷,接觸化學試劑時佩戴防護手套。每周兩次用橄欖油按摩甲周促進血液循環,蛋白質攝入量維持在每日1.2-1.5g/kg體重。合并縱向甲嵴者可嘗試硅膠甲套保護,游泳后及時擦干指縫預防真菌滋生。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患者出現甲改變時應復查疾病活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