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許多內服藥物要分飯前服、飯后服、睡前服呢?這是由于藥物的劑型不同和藥理作用不同,其不良反應和體內吸收、代謝、排泄的過程也不一樣,所以給藥的時間也不一樣。
哮喘藥:夜間任何人肺部的工作效率都不如白天高,所以哮喘病人往往在夜晚呼吸困難,且在夜晚容易喪命,哮喘病專家有時就把某些藥物夜間服用劑量增大到早上的2倍。
抗癌藥:醫生對118名白血病患兒進行治療,在下午至晚上對這些孩子用細胞毒,患者比較容易承受。研究表明,健康的細胞主要是午分裂,而癌細胞是整天分裂,晚上進行化療大概會少殺死一些健康細胞。
滋補藥:適宜在早晨空腹時或晚上臨睡前服用,便于人體吸收和利用。
維生素:一般宜在兩餐之間服用,但維生素K用于止血時應及時服用。
抗生素:宜在飯前服用,可使藥物在通過胃時不會過分稀釋,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過敏藥:在臨睡前半小時服用,可減少嗜睡等副作用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胃腸潰瘍藥:最好在睡前加服一次。因為夜里胃酸分泌有一個高峰期。
鐵劑:貧血者每晚7時服藥比早晨7時服藥吸收率要高1倍。
止痛藥:通常在中午服用,因為上午11—12時是人體對痛覺最敏感的時候。嗎啡和杜冷丁則在晚上9時使用時鎮痛效果最好。
止喘藥:宜在晚上臨睡前服用,以預防病人在凌晨2時最敏感期發作。
降壓藥:宜安排在早上10時、下午3時服用,臨睡前不宜服用降壓藥。
助消化藥:宜在飯前或者飯后5分鐘服用,前者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后者可使之充分與食物混合。
心臟病藥:宜在早晨6—8時服用,不僅見效快,且可抗過心臟病危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