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屬于泌尿系統常見疾病,其嚴重程度取決于病因及梗阻程度。多數早期腎積水通過及時干預可有效控制,但延誤治療可能導致腎功能不可逆損傷。
1、病因與分期:
腎積水主要由尿路梗阻引起,常見病因包括結石、腫瘤或前列腺增生。根據腎盂擴張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期。輕度僅表現為腎盂輕微擴張,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中度積水伴隨腰部隱痛或排尿異常;重度積水則出現腎功能指標異常,甚至腎臟萎縮。
2、治療措施:
生理性因素如妊娠期腎積水以觀察為主,建議側臥緩解壓迫。病理性因素需解除梗阻,結石引起的積水可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腫瘤導致的梗阻需手術切除病灶。藥物治療可選用坦索羅辛緩解輸尿管痙攣,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預防感染。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避免高草酸飲食如菠菜、濃茶。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監測積水變化,出現持續腰痛或發熱需立即就診。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促進代謝,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腎臟負擔。長期腎積水患者應每半年檢查肌酐和尿常規,評估腎功能儲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