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牙可通過牙齒美白、日常清潔、飲食調整、專業治療、生活習慣改善等方式改善。牙齒變色通常由飲食染色、吸煙、牙菌斑堆積、藥物影響、牙釉質發育異常等原因引起。
1、牙齒美白:使用含過氧化氫的美白牙膏或美白貼片可分解色素分子,冷光美白通過藍光催化凝膠中的過氧化物快速氧化分解色素。診室冷光美白30分鐘可提升色階5-8個度,但可能產生短暫牙齒敏感。
2、日常清潔: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鄰面,電動牙刷高頻震動可更有效清除咖啡、茶漬等外源性色素。含焦磷酸鈉的牙膏能抑制牙石再生,建議每3個月更換牙刷并每年洗牙1-2次。
3、飲食調整:減少飲用紅酒、咖啡、濃茶等深色飲品,食用蘋果、芹菜等高纖維食物可通過機械摩擦清潔牙面。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環境防止釉質脫礦。
4、專業治療:診室冷光美白、激光美白等臨床手段能快速改善氟斑牙等內源性著色,瓷貼面修復適用于重度四環素牙。牙醫會根據色素類型選擇滲透樹脂或微研磨技術,治療前需先處理齲齒和牙齦炎癥。
5、習慣改善:戒煙可避免尼古丁焦油沉積,改用吸管飲用有色飲料減少牙齒接觸。夜間佩戴定制托盤配合低濃度過氧化脲凝膠,持續4周可使色階提升3-4級。
保持均衡飲食攝入鈣磷維生素D促進釉質再礦化,游泳后及時漱口避免氯腐蝕,使用聲波牙刷配合沖牙器維持口腔清潔。牙齒敏感者應選擇含硝酸鉀的脫敏牙膏,美白后48小時內避免食用深色食物。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牙周病等潛在問題,兒童需在牙醫指導下進行美白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