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濕疹可通過皮膚科、肛腸科、變態反應科、中醫科、全科醫學科等科室治療。肛門濕疹通常由局部刺激、過敏反應、感染因素、慢性疾病、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
1、皮膚科:肛門濕疹屬于皮膚炎癥性疾病,皮膚科醫生可通過視診判斷皮損特征,開具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氫化可的松、地奈德,配合氧化鋅軟膏保護創面。頑固性病例可能需進行斑貼試驗排查過敏原。
2、肛腸科:長期痔瘡或肛瘺導致的分泌物刺激易誘發濕疹,肛腸科會處理原發病灶。伴隨肛門瘙癢、滲液時,可采用高錳酸鉀坐浴聯合派瑞松軟膏治療,必要時行肛周超聲檢查排除肛周膿腫。
3、變態反應科:食物過敏或接觸性過敏原如衛生巾染料可能致病,需檢測血清IgE和過敏原篩查。患者常見對鎳、芳香劑等物質敏感,回避過敏原后配合口服氯雷他定可緩解癥狀。
4、中醫科:濕熱下注型濕疹可用苦參湯熏洗,脾虛濕盛者適合參苓白術散調理。針灸選穴以長強、會陽為主,耳穴貼壓選取神門、大腸等穴位調節免疫功能。
5、全科醫學科:基層醫療機構可初步處理輕度濕疹,指導患者使用溫和清潔劑,避免搔抓。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時需轉診專科,夜間瘙癢顯著者可短期服用多塞平改善睡眠。
日常需選擇純棉透氣內衣,排便后清水沖洗替代衛生紙摩擦。飲食避免辛辣、海鮮等發物,增加山藥、薏仁等健脾食材。急性期暫停騎自行車等運動,每天進行提肛鍛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癥狀持續2周不緩解或出現膿性分泌物時需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