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發炎可能引起發燒。當咽喉部位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時,炎癥反應會刺激免疫系統釋放致熱原,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從而出現發熱癥狀。
咽喉部炎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咽炎或扁桃體炎多由鏈球菌、腺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患者除咽痛外常伴有38℃以上高熱,兒童可能出現40℃的超高熱。慢性炎癥通常由急性期未徹底治愈或長期刺激導致,發熱癥狀較輕,多為37.3-38℃的低熱。細菌性感染引起的咽炎發熱程度通常比病毒性感染更顯著,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
對于出現發熱的咽喉炎癥患者,建議每日監測體溫3次。體溫超過38.5℃時可采取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的飲水量,選擇菊花茶、蜂蜜水等滋潤咽喉的飲品。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保證7-8小時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統修復。
若持續高熱超過3天,或出現寒戰、皮疹、關節痛等全身癥狀,需警惕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發的風濕熱等并發癥。兒童患者出現拒食、精神萎靡時應注意急性會厭炎等急癥。咽喉炎癥合并發熱期間應暫停劇烈運動,室內保持50%-60%的濕度,外出佩戴口罩減少冷空氣刺激。恢復期可適量食用雪梨、銀耳等潤肺食物,避免過度用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