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酒后吐血可通過禁食觀察、補充電解質、服用胃黏膜保護劑、靜脈補液、內鏡下止血等方式治療。酒精性胃黏膜損傷通常由胃酸分泌異常、食管賁門撕裂、凝血功能障礙、消化性潰瘍、門靜脈高壓等因素引起。
立即停止飲酒及進食,避免進一步刺激胃黏膜。保持側臥位防止嘔吐物誤吸,觀察嘔吐物顏色變化。咖啡渣樣嘔吐物提示陳舊性出血,鮮紅色血液需緊急就醫。
飲用含鈉鉀的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糾正酒精導致的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避免飲用含糖飲料加重胃酸分泌,每小時補充200-300ml液體為宜。
鋁碳酸鎂、硫糖鋁、瑞巴派特等胃黏膜保護劑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護層。凝血功能異常者可短期使用維生素K1,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
嚴重嘔吐伴休克癥狀需靜脈輸注生理鹽水或乳酸林格液,維持有效循環血量。血紅蛋白低于70g/L應考慮輸血治療,同時監測肝功能指標。
活動性出血需急診胃鏡檢查,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可采用套扎術,胃潰瘍出血可行鈦夾夾閉或腎上腺素局部注射。門脈高壓患者需聯合生長抑素降低門靜脈壓力。
急性期后需戒酒并調整飲食結構,選擇小米粥、蒸蛋羹等低渣食物,逐步增加優質蛋白攝入。長期飲酒者應篩查肝硬化體征,進行肝功能及腹部超聲隨訪。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配合心理干預有助于戒斷依賴,胃黏膜修復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粗纖維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