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光眼可通過藥物控制、激光治療、濾過手術、引流閥植入、睫狀體冷凍等方式治療。兒童青光眼通常由先天性房角發育異常、遺傳因素、眼部外傷、葡萄膜炎、皮質激素使用等原因引起。
1、藥物控制:
降眼壓藥物是兒童青光眼的基礎治療手段,常用藥物包括前列腺素類滴眼液拉坦前列素、β受體阻滯劑噻嗎洛爾、碳酸酐酶抑制劑布林佐胺。藥物需根據眼壓波動規律調整使用頻率,需定期監測角膜厚度及視神經變化。
2、激光治療:
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適用于房角開放型青光眼,能改善房水引流功能。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可解除瞳孔阻滯,適用于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激光治療創傷小但可能需重復操作。
3、濾過手術:
小梁切除術是標準術式,通過建立新的房水外流通道降低眼壓。術中應用抗代謝藥物如絲裂霉素可提高手術成功率,術后需密切觀察濾過泡形態,警惕脈絡膜脫離等并發癥。
4、引流閥植入:
Ahmed青光眼引流閥適用于難治性青光眼,通過硅膠管將房水引流至赤道部結膜下。Molteno植入裝置需分階段手術,適合角膜混濁無法觀察前房的患者。植入物可能發生移位或暴露。
5、睫狀體冷凍:
經鞏膜睫狀體冷凍術通過破壞睫狀突減少房水生成,適用于多次手術失敗或視力已喪失的疼痛眼。治療需分次進行,可能引發眼球萎縮或交感性眼炎等嚴重并發癥。
患兒需終身隨訪眼壓及視野,每日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避免劇烈運動碰撞眼球。早產兒應定期篩查視網膜病變,先天性青光眼患兒需基因檢測明確突變位點。家長需學會正確滴眼藥手法,術后三個月內避免游泳以防感染。視力康復訓練包括遮蓋療法、弱視治療儀等干預措施,學齡兒童需配備防藍光眼鏡減少視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