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是臨床上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用于解熱和鎮痛治療。今天來看看布洛芬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吧。
與阿司匹林合用
阿司匹林與布洛芬合用,可增加胃腸毒性(如潰瘍、出血),并可干擾低劑量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不可逆抑制作用而影響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應,還可顯著降低布洛芬血清水平[1]。
2015年FDA曾發布警示:在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的最初數周內,就存在心臟病發作或腦卒中的風險,這兩種風險均可導致死亡。使用時間越長,風險越大;劑量越高,風險也越大。
處理措施:應避免合用。在給予阿司匹林速釋制劑前至少8小時或30分鐘后使用布洛芬可能減輕對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的影響。
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
與美托拉宗、芐氟噻嗪、苯噻嗪、氯噻酮、氯帕胺、強速尿靈等利尿劑合用時可能產生危及生命的風險。
噻嗪類利尿劑與布洛芬合用會導致利尿劑的降血壓和利尿效果降低。研究顯示,非甾體類抗炎藥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時,利尿劑的促尿鈉排泄作用降低。
此外,利尿劑也會加劇非甾體抗炎藥的腎毒性。兩藥合用期間加用ACE抑制劑會進一步增加腎損害的風險,特別是老年人。合用時密切監測,根據需要增加利尿劑的藥量[2]。
處理措施:謹慎合用;監測腎功能;監測血壓。
與口服抗凝劑合用
與華法林、醋硝香豆素等口服抗凝劑合用增加胃腸道出血的風險。
回顧性研究顯示,合用這兩類藥物的患者胃腸道出血的風險明顯增加。也有病例報告顯示,合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時,口服抗凝劑的作用增強。合用時,增加出/凝血參數的檢測頻率,注意胃腸道出血的跡象和癥狀[3]。
處理措施:合用時要極為謹慎;監測藥物毒性癥狀。
與糖皮質激素合用
不宜與布洛芬合用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有:地塞米松、可的松、醋酸可的松、醋酸醋酸甲潑尼松、倍氯米松。
糖皮質激素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合用時,胃腸道潰瘍和/或出血的風險明顯增加。合用時,監測患者,注意胃腸道副作用的癥狀??杉佑梦刚衬けWo劑,特別是老年人。
處理措施:謹慎合用;監測藥物毒性癥狀。
與喹諾酮類藥物合用
不宜與布洛芬合用的氨基糖苷類抗菌素:阿米卡星、鏈霉素、卡那霉素。
非甾體抗炎藥可能通過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氨基糖苷類的血漿濃度。聯合用藥期間,監測氨基糖苷類的血漿濃度和氨基糖苷類藥物中毒的表現(如腎毒性)。開始或終止或調整合用的非甾體抗炎藥劑量時,相應調整氨基糖苷類的劑量[4]。
處理措施:監測血藥濃度;監測藥物毒性癥狀;合用時要極為謹慎。
與喹諾酮類藥物合用
不宜與布洛芬合用的喹諾酮類抗菌藥:莫西沙星。
非甾體抗炎藥與喹諾酮類藥物合用增加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刺激和驚厥的風險。其原因可能是喹諾酮類藥物和非甾體抗炎藥同時抑制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
據報道,合用依諾沙星與布洛芬的患者驚厥的發生率較高。二者避免合用。有關其它喹諾酮類藥物與非甾體抗炎藥合用發生不良反應的報告罕見。穩妥起見,應密切監測中樞神經系統副反應,如癲癇、震顫。對于癲癇患者,盡可能不要聯合應用這兩類藥物[5]。
布洛芬注射劑的配伍禁忌
◆與嗎啡配伍后可出現白色渾濁;
◆與多巴酚丁胺配伍后出現渾濁和白色沉淀;
◆與多巴胺配伍后4h內會出現沉淀;
◆與阿米卡星配伍后會出現白色沉淀;
◆與萬古霉素配伍后會出現白色沉淀;
◆與異丙腎上腺素配伍后會出現白色沉淀。
用藥提醒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能交替使用嗎?
不能。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聯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單用任意一種對退熱更有效,但尚不明確這種降溫是否具有臨床意義。
而且,關于聯合/交替使用退熱劑治療的安全性以及其對緩解兒童不適的效果信息極少,這種治療方法在理論上可能造成肝或腎損傷(尤其對于容量不足的兒童)。
美國兒科學會表明: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聯合治療可能會增加給藥不準確的可能性,并且可能會促發「發熱恐懼癥」。
意大利兒科學會指出:
推薦不采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聯合治療。
NICE勸誡大家:
不要同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并且建議,只有當下一次給藥前兒童持續存在或再次發生痛苦不適時,才考慮交替使用這些藥物。
總之:不建議聯合或交替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因為可能會導致給藥混亂、毒性增加以及促成「發熱恐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