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粉刺后紅腫可通過冷敷消腫、外用抗菌藥膏、避免二次刺激、局部消毒護理、口服抗炎藥物等方式治療。擠粉刺后紅腫通常由細菌感染、皮膚屏障受損、炎癥反應、不當擠壓手法、毛囊周圍組織損傷等原因引起。
1、冷敷消腫: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紅腫部位,每次10-15分鐘。低溫能收縮毛細血管,減輕組織充血和炎性滲出,緩解疼痛灼熱感。每日重復3-4次,注意避免凍傷皮膚。
2、外用抗菌藥膏:
涂抹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外用抗生素。藥膏需覆蓋整個紅腫區域,薄涂每日2次,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繁殖,降低感染風險。
3、避免二次刺激:
暫停使用含酒精、水楊酸或維A酸的護膚品,避免化妝或用手觸摸患處。受損皮膚需保持干燥清潔,防止汗液、油脂或彩妝成分加重毛孔堵塞和炎癥反應。
4、局部消毒護理:
每日用碘伏或氯己定溶液消毒紅腫區域,配合無菌生理鹽水沖洗。消毒后涂抹醫用凡士林形成保護膜,使用透氣性敷料隔離外界污染,促進創面修復。
5、口服抗炎藥物:
若紅腫持續擴散伴疼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或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腫痛,需遵醫囑使用不超過3天。
護理期間需保持飲食清淡,減少奶制品、高糖及辛辣食物攝入;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出汗刺激;選擇氨基酸類溫和潔面產品,修復期間暫停去角質護理。若72小時內出現化膿、發熱或淋巴結腫大,需及時就醫進行膿腫切開引流或系統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