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蕁麻疹主要表現為皮膚暴露于日光后出現瘙癢性風團或紅斑,嚴重者可伴有全身癥狀。
1、速發風團:
紫外線照射后數分鐘內皮膚出現紅色隆起風團,邊界清晰,伴隨劇烈瘙癢。風團通常在1-2小時內自行消退,但反復暴露會導致癥狀加重。常見于面部、頸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
2、延遲性紅斑:
部分患者在日光暴露6-8小時后出現邊界不清的彌漫性紅斑,可持續24小時以上。這種遲發反應可能伴隨燒灼感,多見于長期戶外活動者,與中波紫外線UVB敏感性相關。
3、全身反應:
嚴重病例會出現頭痛、惡心、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提示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這種情況多見于對可見光或長波紫外線UVA敏感的患者,需立即就醫處理。
4、皮膚水腫:
眼瞼、嘴唇等疏松組織部位可能出現血管性水腫,表現為局部腫脹、緊繃感。這種癥狀通常在日光暴露30分鐘后出現,持續12-24小時,容易與蚊蟲叮咬混淆。
5、色素沉著:
反復發作會導致暴露部位皮膚出現褐色色素沉著斑,尤其在夏季持續數月。這種繼發性改變多見于慢性日光性蕁麻疹患者,提示存在持續性光敏感反應。
日常需采取嚴格防曬措施,選擇SPF50+廣譜防曬霜并每2小時補涂,穿戴UPF50+防曬衣物。建議進行窄譜UVB光療脫敏治療,逐步提高皮膚耐光性。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柑橘類,發作期可冷敷緩解瘙癢,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控制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