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可通過典型癥狀、流行病學史及實驗室檢測綜合判斷。突發高熱、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突出,常伴干咳、咽痛,與普通感冒的局部癥狀為主有明顯區別。
一、典型癥狀識別:
流感起病急驟,體溫常在數小時內升至39-40℃,持續3-4天,伴有明顯寒戰。頭痛集中于前額或眼球后部,肌肉關節痛以下肢為著。普通感冒多為低熱,鼻塞流涕癥狀更顯著,全身癥狀較輕。兒童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老年人易出現氣促等并發癥表現。
二、流行病學線索:
流感流行季節我國北方11月至次年3月或接觸過流感樣病例后7天內發病,需高度懷疑。聚集性發病特征明顯,如家庭、學校或辦公室多人出現相似癥狀。近期無流感疫苗接種史者感染風險增加,接種后仍發病者癥狀通常較輕。
三、實驗室確診方法:
鼻咽拭子抗原檢測15分鐘可出結果,發病48小時內陽性率最高。核酸檢測靈敏度達90%以上,能區分甲型、乙型流感亞型。血常規顯示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胸部影像學僅在懷疑肺炎并發癥時需要檢查。
發病48小時內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縮短病程,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居家隔離至體溫正常24小時,保持房間通風。每日飲用2000毫升溫水,選擇小米粥、百合等潤肺食物。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可采用八段錦等舒緩鍛煉增強心肺功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出現持續高熱或呼吸困難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