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型痤瘡又稱酒渣鼻目前尚無法完全根治,但通過規范治療和長期管理可有效控制癥狀。
玫瑰型痤瘡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面部中央區域反復出現的潮紅、丘疹、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其發病機制復雜,與遺傳因素、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免疫異常、神經血管調節紊亂及毛囊蠕形螨感染等多因素相關。疾病通常分為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期、丘疹膿皰期、鼻贅期和眼型期四個階段,各階段癥狀表現和治療重點有所不同。
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期:
此階段以面部陣發性潮紅和持續性紅斑為主要表現,可能伴有灼熱或刺痛感。治療重點在于修復皮膚屏障和減少血管擴張。醫學上可采用脈沖染料激光或強脈沖光治療改善毛細血管擴張,外用藥物如壬二酸乳膏可減輕炎癥反應。日常需避免溫度驟變、辛辣食物、酒精等誘因,選擇溫和無刺激的護膚品。
丘疹膿皰期:
此階段在紅斑基礎上出現紅色丘疹和膿皰,易被誤認為普通痤瘡。治療需聯合外用甲硝唑凝膠或伊維菌素乳膏,中重度患者可短期口服多西環素或米諾環素控制炎癥。皮膚護理應注重控油與保濕平衡,避免使用含酒精或磨砂成分的清潔產品。
鼻贅期與眼型期:
鼻贅期表現為鼻部結締組織增生形成凹凸不平的贅生物,需通過二氧化碳激光或手術修整改善外觀。眼型期可能引發瞼緣炎、結膜炎等眼部癥狀,需眼科協同治療。這兩個階段提示疾病已進入晚期,更需堅持長期規范治療。
玫瑰型痤瘡患者需建立科學認知,避免因追求"根治"而盲目嘗試偏方。日常應做好防曬選擇物理防曬霜、保持情緒穩定、記錄并規避個人誘因。飲食上減少高糖高脂及辛辣刺激食物攝入,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運動建議選擇溫和的有氧活動,避免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誘發潮紅。皮膚護理堅持"簡單溫和"原則,潔面后及時使用含神經酰胺的保濕產品修復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