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可通過靶向治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化療藥物、止痛藥物、輔助藥物等方式治療。肺癌晚期通常與基因突變、長期吸煙、環境污染、職業暴露、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有關,常表現為胸痛、咯血、呼吸困難、消瘦、乏力等癥狀。
1、靶向治療:EGFR突變陽性患者可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奧希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劑。ALK陽性患者適合克唑替尼、阿來替尼等藥物。用藥前需進行基因檢測明確突變類型。
2、免疫治療:PD-1/PD-L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可激活T細胞抗腫瘤作用。CTLA-4抑制劑伊匹木單抗適用于部分廣泛轉移患者。治療前需檢測腫瘤突變負荷和微衛星狀態。
3、化療方案:含鉑雙藥方案常用順鉑聯合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濱。紫杉醇、多西他賽等可抑制微管解聚。長春瑞濱、依托泊苷等干擾DNA合成。化療需根據體能狀態調整劑量。
4、鎮痛管理:輕度疼痛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中重度疼痛使用嗎啡、羥考酮等阿片類藥物。神經病理性疼痛聯合加巴噴丁、普瑞巴林。需階梯式給藥并預防便秘。
5、輔助用藥:止吐藥如昂丹司瓊、格拉司瓊預防化療嘔吐。雙膦酸鹽唑來膦酸防治骨轉移。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緩解腦水腫。造血生長因子糾正治療相關貧血。
肺癌晚期患者需保證每日優質蛋白攝入,適量補充ω-3脂肪酸。根據體能進行床邊肢體活動或呼吸訓練。疼痛評估需每4小時一次,記錄藥物起效時間和不良反應。呼吸困難者可取半臥位并低流量吸氧,咯血時絕對臥床并頭偏向一側。家屬應學習拍背排痰手法,定期協助患者翻身預防壓瘡。心理支持需采用傾聽-共情-引導模式,必要時聯合心理咨詢師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