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存在副胎盤多數情況下可以順產,但需結合胎盤位置及胎兒狀況綜合評估。
1、副胎盤對順產的影響:
副胎盤指除主胎盤外存在的額外胎盤組織,通常通過臍帶血管與主胎盤相連。若副胎盤體積較小且未附著于子宮下段或宮頸口,一般不影響產道通暢性。臨床觀察顯示約85%的副胎盤孕婦在胎兒大小適中、胎位正常且無其他并發癥時,可經陰道分娩。需通過超聲持續監測副胎盤血流情況,避免分娩過程中出現胎盤早剝或殘留風險。
2、需警惕的異常情況:
當副胎盤位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宮頸內口時,可能構成胎盤前置狀態,這種情況下自然分娩易引發大出血。若超聲提示副胎盤與主胎盤間存在血管走行異常,如前置血管等情況,胎兒經產道時血管破裂風險顯著增加。此類情況需提前制定剖宮產方案,孕晚期建議每兩周進行胎心監護及超聲檢查。
孕期發現副胎盤應加強產前檢查頻率,孕28周后需重點評估胎盤位置變化。日常避免劇烈運動及腹部受壓動作,注意觀察陰道出血、腹痛等異常癥狀。飲食注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推薦每周攝入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富鐵食物。分娩前需與產科醫生充分溝通分娩方式,提前備血并做好應急手術準備,產后需特別關注胎盤是否完整娩出及出血量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