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扭轉屬于泌尿外科急癥,需立即就醫處理。發病后6小時內是黃金救治期,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睪丸缺血壞死。
一、發病機制與典型癥狀:
睪丸扭轉是因精索旋轉造成血流受阻的急癥,常見于12-18歲青少年。典型表現為突發單側陰囊劇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或下腹部,伴陰囊皮膚紅腫、睪丸位置上抬。約40%患者有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睪丸系膜過長等解剖異常因素。
二、臨床分級與預后差異:
根據缺血時間分為三級:6小時內復位者睪丸存活率超90%;6-12小時存活率降至50%;超過24小時幾乎全部壞死。彩色多普勒超聲是首選診斷手段,可見患側睪丸血流信號減弱或消失。需注意與附睪炎、睪丸炎等疾病鑒別。
三、緊急處理與治療選擇:
確診后應立即嘗試手法復位,成功標志是疼痛突然緩解。無論復位是否成功,均需在6小時內行睪丸固定術,對側睪丸需同期預防性固定。對于已壞死睪丸需行切除術,避免誘發抗精子抗體影響生育功能。術后需使用布洛芬等鎮痛藥物,并穿戴陰囊托帶減輕腫脹
日常應避免陰囊外傷和劇烈運動,青少年出現不明原因陰囊疼痛時需警惕。建議選擇寬松內褲,運動時佩戴專用護具。術后三個月內禁止騎車、深蹲等增加腹壓的動作,定期復查精液質量和激素水平。生育期男性術后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睪酮分泌情況。